12月10日,國家郵政局發佈關於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評選結果的公示,遼寧省瀋陽市等15個城市開展第二批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創建工作,杭州廈門等第一批10個城市保留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稱號。
公示顯示,第二批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名單共包括遼寧省瀋陽市、江蘇省無錫市、浙江省義烏市、浙江省台州市、浙江省溫州市、安徽省蕪湖市、福建省福州市、福建省晉江市、江西省南昌市、山東省臨沂市、河南省漯河市、湖北省鄂州市、湖南省長沙市、廣東省廣州市、陝西省西安市等15個城市。
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是依據發展規模、人均快件量、服務水平等綜合考慮因素進行評審,希望授牌城市經驗輻射全國,在全國起到示範作用。
根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,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申報主體為地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。獲得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,需要滿足以下條件:
1.快遞業發展戰略明確清晰。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快遞業發展,將快遞業發展目標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。出台支持快遞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,對快遞基礎設施建設、車輛管理、人才隊伍建設等提供保障,推動城市快遞業可持續發展。
2.快遞業發展達到一定水平。東部城市年快遞業務量達到1億件,中部城市年快遞業務量達到8000萬件,西部城市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000萬件。快遞業務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。快遞業務量、業務收入近三年年均增速達到20%以上。快遞服務滿意度水平較高。人才隊伍建設成果突出,快遞業務員中通過初級以上職業技能資格認定的不低於50%。信息化、智能化手段應用廣泛。
3.快遞服務網絡健全。覆蓋城鄉、配套銜接、佈局合理、便民惠民的快遞服務網絡基本建成。城市快遞服務末端配送難題基本破解,車輛問題有效解決,末端網點、智能快件箱等基礎設施計齊全,快遞進社區、校區、園區、機關不存在突出問題。
4.產業協同發展取得一定成效。快遞服務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成效顯著,快遞服務製造業、跨境電子商務具有一定代表性。快遞與陸路、航空、鐵路等交通運輸方式有效銜接。
爭創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活動每三年開展一次,公示顯示,第一批示範城市包括遼寧省大連市、江蘇省蘇州市、浙江省杭州市、浙江省寧波市、福建省廈門市、福建省泉州市、安徽省合肥市、山東省青島市、湖北省武漢市、廣東省揭陽市等10個城市保留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稱號,開展新一輪創建。
資料顯示,2014年2月,杭州被授予全國首個“中國快遞示範城市”稱號;2015年12月,泉州榮膺第二個中國快遞示範城市,全力打造現代快遞服務業。